导演周游谈《叛逆者》创作:死磕细节成就经典谍战剧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任晓斐

导演周游
《叛逆者》开播前,周游已经对这部作品倾注了三年心血,开播后观众的反馈告诉他,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这三年里,周游一次次“穿越”回故事中的年代,“过”了一遍又一遍主角们的生活。对于创作,他有着自己的坚守,不用旁白、死磕细节、逐字逐句抠台词……正是在这种“死磕”般的创作理念之下,《叛逆者》收获了好评如潮,也让这位从济南走出的导演被更多观众认可。
不想做强情节的谍战戏
看过剧的很多观众都感叹于剧本的扎实,这是因为在开拍前,周游和他的创作团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三年前我看到了原著小说,虽然字数不多,大概四五万字,但是他的很多特质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比方说信息量特别大,有很多留白,整个文风和行文也是非常冷峻克制,而且还充满了一种隐忍悲伤的气质,同时又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地域性还很广。”周游认真阐述着《叛逆者》原著打动自己的地方。

《叛逆者》的原著对故事具体的年代并没有刻意交代,但却能让观众自然地进入到历史的氛围感中,而这也是周游希望通过剧集传达给观众的,“原小说中涉及到了很多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也一直在强调,我们不想做那种强情节的或者那种特别类型化的谍战戏,更希望是有一种历史感的展现。”
死磕细节,美术师借来古董
拥有好剧本等于成功了一半,但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文字一一还原,尤其是一些“名场面”的打造,同样挑战巨大。剧中牵扯的人物众多,场景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周游算了一下,全剧拍摄中使用的场景多达600多个。

剧中出现的手写字都要拍很多遍
从主角到配角,演员的演技全员在线,是《叛逆者》成功的另一大主因。采访中,周游对所有演员都给予肯定,“每个演员都是我心目中对应角色的第一人选,我觉得特别幸运的是他们都挺认可最后的定稿,愿意花精力把人物的戏份更好地呈现出来。”
全剧展现出的一种“死磕精神”,重点体现在道具上,哪怕只是一闪而过,也都充分体现剧组的用心。为了延续原著写实的气质,找到当时的“同款”,周游没少“为难”道具组。“林楠笙为什么送给朱怡贞一个蝴蝶形状的胸针?其实我们在前面是做了伏笔的”,周游解释道。

身为浙江人的顾慎言爱点老鸭汤
团队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让观众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从而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生活。从一条条弹幕、留言中,周游已经感受到了热情的反馈。